7月12日上午,美术与设计学院黄荣波、戴梦颖老师指导的“童声再造”暑期社会实践校级团队,为江西吉安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魔法造纸”自然美育活动。团队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由团队成员王晨曦(以下简称“多多老师”)现场主讲,李依瑶、卢漫诗、张梦凡、李治宪等线上协同授课,带领孩子们亲手体验造纸技艺的当代新生,在纸浆翻涌间点燃文化传承的创新火花。
课程伊始,一场关于“纸”的谜语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四角方方,又薄又光,可以写字,可以画画——是什么?”多多老师话音未落,“纸!”的答案便在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响起。紧接着,多多老师展示了形态各异的纸张,并用生动的语言,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从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的智慧,讲到现代生活中纸的千变万化。“纸,不只是用来写的,它是古人了不起的大智慧!”多多老师讲解时,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在多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尝试制作了独特的花草纸和毛线纸。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精心挑选的干花、细叶,或色彩缤纷的毛线,铺撒在均匀的纸浆上。抄纸帘在水中轻轻起落,花瓣与彩线被温柔地包裹、定格,形成独一无二的肌理。一位孩童兴奋地举起自己制作的半透明花草纸,阳光下,花瓣的脉络清晰可见。等待纸张自然风干的过程,充满了期待,指尖触摸着湿润的纸胚,仿佛直接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温度。
活动临近尾声,团队成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远在江西的孩子们送上了真诚的寄语与祝福。更特别的是,他们将在校期间同学们共同创作的花草纸精心制作成书签,作为礼物赠送给每一位参与的小朋友。这些书签上,凝固着南特的夏花与彩线,背面手写着温暖的祝福语,成为连接南特学子与江西儿童美好夏日记忆的独特信物。
7月16日上午,多多老师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协助下,于曲濑中心小学校园内精心布置了“纸间魔法”成果展。她将孩子们创作的花草纸与毛线纸作品,巧妙融入设计,制成轻盈的纸艺风铃。当这些承载着童真与创意的风铃悬挂于校园绿树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于阳光下透出斑斓光影时,吸引了村里的孩子们纷纷驻足观赏。活动现场,团队成员们一同回顾江西站的点点滴滴,欣赏这份由两地双手共同创造的独特风景,让非遗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生根发芽。
“我们希望通过‘纸’这个载体,让孩子们亲手触摸自然,感受创造的乐趣,也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多多老师分享道。这场跨越山水的“魔法造纸”之旅,不仅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领略了千年非遗焕发的新生机,也生动诠释了我校“博爱塑魂”的校训精神。期待未来,“童声再造”团队能够在更多地方,继续点亮这束融合传统、创造与爱的光芒,让它在更多孩子心中长明不熄。(文/李治宪 王晨曦 图/孙明楷 编辑/林敏 审核/黄荣波 薛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