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阳光小组”:五日光阴暖桑榆,青春陪伴润晚年。
8月20日至24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阳光小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双嘎乡养老中心,以线下实践的方式,为这里的老人们编织了一段充满暖意的暑期时光。团队由朱思思指导,唐益灿担任负责人,江慧,魏心心,郭奕旻,厉航冰,夏煜垚,徐金晶,唐益灿7名成员携手参与。
初抵养老中心,随即卸下行囊走进老人的日常。或是围坐檐下,听老人细数岁月里的故事,让泛黄的记忆在交谈中重新鲜活;或是轻擦窗台、整理衣装,用指尖的细致拂去生活的尘埃。那些细碎的互动如涓涓细流,渐渐漫过老人的眉眼,让久违的笑容在脸庞绽放。文艺演出时,成员们的歌声清亮、舞姿轻快,将欢声笑语装满整个活动室;手工课上,老人握着剪刀缓缓裁剪,虽动作稍缓,眼神却满是专注,红纸在指尖慢慢化作精巧的纹样;血压测量环节,成员们俯身为老人缠上袖带,轻声叮嘱饮食注意事项,温柔的关怀让老人频频颔首,眼中满是认可。
晨光与暮色里,团队陪着老人漫步庭院,或是一同练习简易太极拳,步伐虽缓,却步步皆是从容;棋桌旁,楚河汉界间的输赢早已不重要,老人的爽朗笑声与成员的轻快应答交织,成了养老中心最动听的旋律。实践尾声,团队耐心教有需求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帮他们定格下生活里的美好瞬间;成果展上,老人望着自己的剪纸作品,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告别时,一句简单的“常来”,虽朴素却重逾千金,成为团队此行最珍贵的馈赠。
实践落幕,“阳光小组”的身影却未从老人心中淡去。茶余饭后,老人们总会提起那些一起剪纸、聊天、散步的时光,让温暖的记忆在谈笑间流转。而团队成员返程后,也始终与养老中心保持联系,通过分享照片、传递问候,让这份关怀跨越山海,持续温暖着远方的老人。这场以“陪伴”为底色的实践,不仅为乡村养老生活注入了青春活力,更让尊老爱老的种子在双向奔赴的温暖中扎根生长,为这个夏天的社会实践,写下了一页满含温度与深情的篇章。(文/戴梦颖 江慧 魏心心 图/郭奕旻 厉航冰 徐金晶 编辑/林敏 审核/ 朱思思 薛皓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