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8月23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苏绣数字文旅暑期实践团”,赴中国刺绣艺术馆与邹英姿刺绣艺术馆,开展“学习传统苏绣技艺、探寻苏绣艺术魅力、感悟非遗传承精神”的实践之旅。本次实践由教师张雨星带领,团队成员由臧佳怡、姚泓秀、高诗洁、林子萌、马苏樱组成。
8月22日,团队来到中国刺绣艺术馆参观了镇湖十四位苏绣大师的作品,了解不同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的不同风格特点技,领略不同流派的独特魅力。今年暑期中国刺绣艺术馆还推出“罗小黑×苏绣”的特展,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此打卡。这种传统工艺与二次元IP的碰撞,让更多人看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无限可能。
8月23日,实践团前往邹英姿刺绣艺术馆,了解“邹氏滴滴针法”创始人邹英姿、深入体验、感悟苏绣。首先由陆小芳老师介绍了馆内各种刺绣作品的背景、创作理念以及不同刺绣作品使用的不同绣法。邹英姿老师的《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之——《小寒》,以细腻针法勾勒清冷意境。丝线色彩过渡自然,针脚疏密有致,尽显传统苏绣魅力与节气文化内涵。馆内的三异双面,正反两面,图案、色彩、针法皆不同。一针一线穿梭间,展现极致技艺,尽显苏绣独特魅力与艺术高度。
随后,邹英姿刺绣艺术馆的顾婧老师,对成员们进行苏绣中滴滴绣和打籽绣的针法教学。从如何使用绣绷、分线,到穿针、起针、定针,每一步都细心教导。
此次实践让同学们通过“听、看、做”全方位接触苏绣,不仅掌握了基础绣法,更深刻体会到苏绣作为“活着的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既看到其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也见证其跨界创新的无限可能。(文/张雨星 姚泓秀 臧佳怡 图/臧佳怡 编辑/林敏 审核/张雨星 薛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