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佘村新韵,映振兴之光——美术与设计学院实践团队以视觉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者:薛皓洁发布时间:2025-09-07浏览次数:10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以专业实践赋能乡村发展,8月16日上午,在卢星瑶和朱丽烨老师的指导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文澜绿影振兴队”奔赴南京市江宁区佘村,开展“绘佘村新韵,映振兴之光”视觉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行动。团队成员石含玉、陈乐桐、刘晓瑄、蔡乔、顾欣月、张妙晗6名视觉传达专业学子扎根佘村土地,以专业所长为乡村发展注入鲜活创意与实践动能。

实践筹备阶段,成员们走访村落角落,用相机定格黛瓦白墙的古民居、潺潺流淌的小溪、层峦叠翠的山景。基于这些素材,提前构思设计佘村宣传海报——既有展现乡村自然风光的水墨风格作品,也有以当地民俗元素为内核,融入充满艺术色彩的海报。




为让乡土记忆有迹可循,同学们还制作了“地方志”主题制作宣传册。他们化身“乡村文化拾荒人”,穿梭在佘村的角角落落他们搜集整理当地的老故事、传统技艺、民俗传说等素材,用插画、手绘地图等设计语言将零散记忆系统化呈现,当这本《佘村新韵》手册成型时,让村民在翻阅中重拾乡愁,也为外来者打开了解乡村的“文化手册”。






走在村里的巷道上,原本单调的井盖被同学们换上“新装”:有的被绘成憨态可掬的乡土小动物,有的融入村里特色美食,还有的绘制出村里的传统图案。当最后一抹颜料干透,这些井盖作品,让原本不起眼的乡村角落,焕发出生动活力同学们蹲在井盖创作的身影成了村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在创意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也注重与当地的交流联结。团队成员与江宁区文联主席、佘村副书记进行了合影,定格下校地携手的珍贵瞬间。并和村里的乡亲们一同拿起画笔,在井盖上共同创作,大家围拢在井盖旁,以大地为画布,将乡土情怀融入色彩,让艺术创作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让井盖变身的过程,成为一场充满烟火气的乡村艺术聚会

      此次三下乡活动,既让视传学子的专业技能在乡土大地落地生根,也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以青春之智赋能乡村,以实践之行成长自我”的双向奔赴,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青春创意力量。(文/石含玉 图/陈乐桐 编辑/林敏 审核/卢星瑶 薛皓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