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有一群年轻人穿梭于千年时光之间,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受非遗。8月22日至26日,南京特师美院“锦绣遗韵·非遗传承”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林敏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宋明服饰文化探寻之旅。
【开封:宋韵之美,针尖传承】
实践团首站来到古都开封。在开封博物馆,成员们近距离观赏宋代服饰精品,尤其对女子代表性服饰“褙子”与“襦裙”进行了细致观察。淡雅的色调、简约的形制,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宋代“雅致之美”的审美理念。
在汴绣工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绣品令人叹为观止。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汴绣作品,完美展现了这项国家级非遗的精湛技艺。成员们了解到,汴绣针法已从最初的十几种发展到如今的36种,每一种针法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皇陵寻迹:石刻中的服饰记忆】
踏入北宋皇陵,犹如穿越千年时光。神道两旁的石像生庄严屹立,文官儒雅,武将威武,衣纹细节清晰可辨。这些石刻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成为了解宋代服饰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南京:非遗新生,织造传奇】
转战南京后,实践团来到南京博物院,这里丰富的非遗馆藏让大家大开眼界。在云锦博物馆,成员们被“寸锦寸金”的云锦技艺深深震撼。看着传承人在古老织机前手指翻飞,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云锦作品缓缓呈现,大家都为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赞叹不已。
【明孝陵:石刻中的明代华章】
在明孝陵,实践团通过对石刻的细致考察,深入了解了明代服饰制度。文官袍服上的云纹、回纹,武将甲胄的鱼鳞状甲片,都生动再现了明代服饰的等级制度与审美特色。这些发现为团队后续的服饰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考。
【传承创新:让非遗焕发新生】
通过此次实践,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宋明服饰文化的精髓,更思考着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大家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设计灵感,让千年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自信教育。未来,这支年轻的团队将继续探寻传统文化的魅力,做非遗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让千年风华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文/林敏 杨璐源 图/王艺林 詹艳艳 杨若曦 编辑/林敏 审核/林敏 薛皓洁)